學一套身體“消炎法”
文章來源:大發化纖 發布時間:2022年6月1日
1、讓自己處在潔凈環境中
生活中處處暗藏能夠引發炎癥的因子:
高溫、低溫、紫外線和放射線等物理因子;
病毒、細菌、真菌和寄生蟲等生物因子;
強酸、強堿和甲醛等化學因子;
不當使用藥物和其他生物制劑。
平時要避免接觸有害物質,在戶外盡量遠離環境污染處,家中要勤打掃,保證室內環境干凈整潔,少用殺蟲劑、染發劑等可能含有害物質的產品。
2、遠離“促炎”飲食習慣
炎癥的發生與日常飲食息息相關。有以下6種飲食習慣的人要盡快改變。
吃得太精細。精加工主食的血糖反應較高,而高血糖會使炎癥反應上升。
高糖、高鹽飲食。高糖食物會讓血糖波動較大,還會消耗體內大量的B族維生素;高鹽食物會通過活化血小板,激活參與炎癥反應的細胞。
常吃加工肉類。其中所含的多聚芳烴、雜環胺類等,都會帶來促炎物質。
零食吃太多。很多零食中所含的反式脂肪酸,會升高多種炎癥因子的水平,可能與它造成的脂質代謝途徑紊亂有關。
愛吃油炸食品。油炸食品中飽和脂肪含量很高,會促進炎癥反應,還會對心血管系統、免疫系統等不利。
經常飲酒。酒精會加重肝臟負擔,還會破壞腸道微生物菌群結構,誘發炎癥反應。
3、讓運動成為生活習慣
肌肉收縮時能夠分泌一些細胞因子和分子量較小的肌動蛋白,這些物質進入血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全身的炎癥反應。
要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,不只要做有氧運動,還要注意增強肌肉力量,建議身體條件允許的人適當做一些負重練習。
4、作息規律心態好
持續的心理壓力可能破壞機體調節炎癥活動的能力,熬夜引起的晝夜紊亂也會增加多種炎癥疾病風險。
學會保持積極健康的生活態度,每天睡夠7-8小時,調節情緒,必要時應求助心理醫生。
如果有較為嚴重的炎癥,或由其引發的疾病,僅靠生活方式難以控制,應及時遵醫囑接受治療,避免炎癥惡化引起各類并發癥。